诺如病毒卫生防治小常识
一、诺如病毒是什么
诺如病毒(Norovirus),又称为诺瓦克病毒,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。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,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,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。诺如病毒传播力强,可以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,容易在养老院、餐馆、学校、托儿所、医院、游轮等相对密闭的场所引起暴发。目前没有疫苗,也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。
二、诺如病毒感染症状
1.发病时间
诺如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,潜伏期为24-48小时,一般不超过96小时,发病后2-5天是排毒高峰。
2.病程发展
起病突然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痉挛性腹痛及腹泻。可单有呕吐或腹泻,亦可先吐后泻,故也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。
成人腹泻较突出,儿童呕吐较多。粪便呈黄色稀水便,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,无脓血与黏液。可伴有低热、咽痛、流涕、咳嗽、头痛、肌痛、乏力及食欲减退。
三、诺如病毒感染如何治疗
诺如病毒感染吃什么药?
对于诺如病毒,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,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疫苗,出现呕吐、腹泻主要是靠对症治疗或支持疗法。
1.口服补液盐:轻症患儿口服WHO推荐的口服补液盐。
严重病例,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,纠正水、电解质、酸碱平衡失调。
2.日常护理:应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,多吃新鲜、易消化的食品,多喝水,少吃高脂肪食品,少吃冷食,同时注意患儿的保暖,并少去人群过于集中的公共场所。
3.预防脱水:虽然此病大部分可以自行恢复,但医生提醒,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,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,以纠正脱水、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。
4.营养治疗:腹泻营养治疗原则是饮食上进行调整,停止进食高脂肪和难以消化的食物,以减轻胃肠负担,逐渐恢复消化功能,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对因治疗,切忌滥用抗生素。积极采取饮食治疗对恢复体力非常重要。
四、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
诺如病毒,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。诺如病毒传染性强,以肠道传播为主,可通过污染的水源、食物、物品、空气等传播,常在学校、托幼机构、养老院、医院及社区等处暴发流行。
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、呕吐、恶心,或伴有发热、头痛等症状。儿童患者呕吐、恶心多见,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,呕吐少见。病程一般为2-3天,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恢复后无后遗症。
诺如病毒目前没有疫苗,但可防可治。搞好个人卫生、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。
1.个人如何预防:
(1)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。不要吃没熟的食物(如海鲜、沙拉类),不吃变质、不洁、生冷、生腌食物,食物需要至少煮沸 15~20 分钟后才可放心食用。
(2)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坚持勤洗手、勤剪指甲。进食或处理食物前,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。如厕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后须彻底洗净双手。
(3)及时就医。出现呕吐、腹泻等胃肠症状时,应尽早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,不要跟亲朋好友接触。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减少传染的机会。
2.学校如何预防:
(1)加强健康教育。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,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防治知识。
(2)加强消毒和通风。每日对教室、卫生间、楼道、门把手等公共场所和用品用具进行消毒,有呕吐物及时清除消毒。搞好环境卫生,保持教室和活动室通风。
(3)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管理。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,防止带病上岗,加工食物时防止生熟不分和交叉污染。桶装水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,饮水机加强清洗消毒。
(4)加强个人防护。遇有学生在教室等公共场所呕吐,老师要及时疏散周边学生,及时清理消毒呕吐物,处理呕吐物时要注意个人防护,防止感染。
(5)加强风险沟通。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,做好解释工作,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矛盾。
(6)学校要落实晨、午检制度、因病缺勤等追踪制度,发现呕吐、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(同一班级如3天超过5例,或1周超过10例),立即报告当地疾控机构。
3.其他家庭成员感染怎么办
(1)患者应有自己独立的饮食用具等生活用品,最好能安排独立的厕所。
(2)患者要远离厨房,不要到厨房去晃悠。并且从患病到康复后3天内,都一定不要去做饭或照顾其他患者。
(3)患者要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。
(4)患者住所要开窗通风和/或使用排气扇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(5)患者呕吐或腹泻后,家人要及时清除和处理呕吐物和粪便,并清洗、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和物品。